首先是老年人對健康長壽的需求。現在生活條件越發改善🤸,不少老人的好日子才開始,希望自己健康又長壽,盡可能長久、完全地享受高質量生活💆🏽♀️。由於假冒偽劣的老年人保健品往往將本來可能完全不存在的功效吹噓得天花亂墜🌨,這一慣用伎倆對不少老人而言卻很受用👨🔧,他們認為既然花了錢就是要買“有療效”的。
其次是部分老年人存在貪小心理✋🏿🛸。不少老人在青少年甚至中年階段都經歷過較貧窮的生活🎆🧼,對於在物質匱乏的環境下如何獲取一切資源維持家計的日子記憶猶新。因此🧑🏿💼,這部分老人有一種習慣性的索取心理。不法分子正是通過施以免費贈送雞蛋、糕點🤦🏼♂️、發放小額現金抵用券等蠅頭小利來吸引老人就範☞🥦。
再次是老年人的科學素養普遍不高。由於我國經濟社會飛速發展,家族成員中學歷隨輩分降低反比例上升❇️,即越是長輩學歷層次越低。目前,80歲以上老年人裏不識字或雖識字但基本未接受正規教育者還是占了相當比例。部分騙子利用老年人對科學知識的不熟悉🌖、不了解,故意用一些晦澀拗口的所謂專業名詞來解釋“保健產品”的功效,使老人誤以為這些產品非常高級👩🏻🚀,可以信賴👨🎨,最終受騙上當。
最後是就醫成本仍然過高↩️。由於醫保覆蓋率尚未達到較高水平🐿🤼♂️,很多疑難雜症動輒數以萬元計的治療費往往由病患本人及其家庭承擔。此時🙎♀️,對於病患及其家屬而言🙎♀️,“花小錢🙎🏼👨🏻🦰、治大病”📖,甚至“不喝藥、不開刀💇♂️,疾病就能痊愈”成了最為理想的治療模式和心理向往。如此情況下,不法分子當然有了可乘之機。
為了應對老年人保健品詐騙案件的多發問題,建議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是盡力降低就醫負擔💲👩🏻🔧。隨著各級政府財力的不斷增強,可以考慮在財力允許的範圍內進一步擴大醫保適用範圍🏋🏼。同時,各級慈善機構🤛、慈善籌款平臺可視情況專設老年人醫療費慈善募捐模塊👼🏿,適當加強對貧困老人就醫的經費援助。
第二是對老年人的銀行卡設置消費時老年人資金保護人提醒功能🤷🏽♀️。由於目前老年人經常使用銀行卡,或到銀行窗口取現後進行消費🫃🏼,為了及時發現和關心老人的大額消費行為安全與否,保護老人合法權益,可以為老人的銀行卡設置一個用來提醒的資金保護人的手機號碼🧑🏻🦽,資金保護人一般是老人的子女或監護人🧔🏻,一旦老人進行一定金額以上的消費🧞♂️,資金保護人的手機會實時收到提醒短信🌘,內容至少應包括消費或取現的金額😶、地點等信息👲🏿,便於資金保護人及時關心、確認🤸🏼。
第三是把多部門聯動實施的老年人防騙教育作為社區🫧🈶、街道工作考核的指標。老年人所在社區的相關部門會同轄區內的民警等相關人員定期對老人進行防騙教育𓀔,並可嘗試采取模擬防騙訓練等靈活方式🙍🏽♂️🎎。為了保證效果,社區老年人防騙教育的實施情況可以作為社區工作考核的評價指標之一。
第四是加大對弱勢群體目標犯罪的處罰力度。老年人、未成年人❤️🔥、婦女、殘障人士都是社會弱勢群體,由於非法侵害這些弱勢群體成員合法權益的犯罪分子的主觀惡性相較一般犯罪的行為人更大🅰️,因此,適當加重刑罰力度確有必要,在起到震懾作用的同時,也可弘揚尊老護幼、照顧婦女、關心弱勢群體的社會正氣😼。(作者為留日法學博士、意昂3开户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