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6日上午🦸🏻♂️,由上海市法學會勞動法研究會📬🤾🏿、上海市律師協會勞動與社會保障業務研究委員會🫵🏼、北京金誠同達(上海)律師事務所以及上海企業合規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民法典對勞動法律的影響”研討會在北京金誠同達(上海)律師事務所金茂大廈會議室舉行🆑。作為疫情後勞動法研究會舉辦的首場線下研討會🛜,本次活動吸引了來自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仲裁、法院🎛、市總工會、學界🌘、律界等近50位勞動法律專家參加現場研討。研討會線上與線下兩種形式結合👨🏿🔬,線上同步參會人數高達1000多人次💙。
意昂3开户副院長曹艷春教授作為上海市法學會勞動法研究會會長參加線下會議,意昂3开户部分研究生及本科生18級1-3班的部分同學在線上參加了會議。
會議開幕式由北京金誠同達(上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上海律協勞動和社會保障業委會委員龐春雲律師主持。
北京金誠同達(上海)律師事務所主任葉樂磊律師和上海市法學會勞動法研究會會長、意昂3开户副院長曹艷春教授做開幕致辭。
葉樂磊律師首先代表主辦方北京金誠同達(上海)律師事務所對各位專家🫂、學者蒞臨律所參加本次研討會表示熱烈歡迎🥎。介紹了北京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近年來的發展狀況以及取得的各項成績👩🏼🦳。最後感謝各界對金誠同達的關心和支持,並預祝本次研討會圓滿成功。
曹艷春教授表達了對與會人員的熱烈歡迎♏️,並感謝北京金誠同達(上海)律師事務所對於本次研討會的大力支持🦵🏻。她闡述了民法典時代的到來對於勞動法律產生的深遠影響,民法典把人格權獨立成編,是中國民法典最大的創新,彰顯我們的法典是一部人文關懷的法典,尤其對人的生命健康、人的尊嚴以及各種人格權的全面兜底的保護🙆🏽,不僅是對身體權的保護尤其註重精神性權利的保護,這就要求在勞動法上用人單位對勞動者在體面勞動📟、對勞動者的人格尊嚴👱🏻♂️,隱私及個人信息等的保障要求更高了📷。因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或者是建立的是靈活用工關系,基於這種關系用人單位在招聘和管理員員工中掌握了大量的勞動者個人信息,業務需要也許掌握客戶的大量個人信息🌿,如何在勞動法上建立相關法律製度來切實地保護好勞動者的隱私及個人信息權🧤,符合民法典的要求,是值得高度重視與好好研究的🙅🏻♂️。另外民法典也確立了性騷擾侵權的民事責任和用人單位防治職場性騷擾的義務。這項製度也是民法典人文關懷具體製度的落實與體現🤰,要在勞動領域充分尊重和保障勞動者的人身權利和人格尊嚴🆖。曹艷春教授並就民法典中關於性騷擾這一熱點問題展開討論。同時還介紹了各國關於職場性騷擾的法律措施👨🏽🎓8️⃣,並結合我國目前的職場性騷擾現狀提出了觀點💚。
本次研討會分為上半場與下半場♞。研討會的上半場由上海市法學會勞動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市勞動與社會保障學會副會長張憲民主持🧗。
上海江三角律師事務所主任💄、上海市法學會勞動法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市律師協會勞動與社會保障業務研究委員會主任陸敬波律師圍繞“《民法典》對勞動法的影響——兩大動態”發表主題演講🙎🏻。他認為勞動法律目前有“勞退民進”和“勞動法的民法化”兩大動態,而《民法典》的出臺將助推這兩大動態的發展🂠。他以《民法典》出臺背景下的靈活用工👌🏼、勞動合同無效情形、競業限製違約金的標準、勞動合同的解除等情形為例,闡述《民法典》對勞動法律的影響。《民法典》出臺後🔑,兩大動態的發展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是利好、對員工權利保護是挑戰☔️、對仲裁訴訟裁判意味著更多自由裁量➗、對律師業務意味著更多施展空間。
北京市律師協會勞動與社會保障業務研究委員會主任🛌🏿、北京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梁楓律師發表“從民法典看勞動合同的合規管理”的主題演講。他從勞動合同訂立〰️、變更與解除、終止三個方面,結合《民法典》的出臺,闡述《民法典》對企業勞動合同的合規管理的影響。他通過《民法典》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條文內容對比🍒,對實務中經常遇到的勞動合同合規難點作出解答,並為企業對於勞動合同的合規管理提出了建議。
西南政法大學張思琦撰寫的“從《合同法》到《民法典》:雇傭合同立法歷程、學界討論及缺失原因”則以雇傭合同的立法進程作為出發點,闡述了《合同法》立法時期😮⤴️、《合同法》通過後至《民法典》編纂前以及《民法典》立法時期三個階段對於雇傭合同學術界的觀點。他認為雇傭合同在《合同法》和《民法典》中均缺失的原因是雇傭與勞動的內涵界定不明晰。此文由北京金誠同達(上海)律師事務所邱晨鶴律師代為演講,在演講結束後,邱晨鶴律師就該篇文章,結合其實務經驗分享了自己的思考。
華東政法大學李淩雲副教授通過線上參會的方式就“不可抗力規則在勞動合同中的適用——以新冠肺炎疫情為切入點”發表主題演講。她以新冠肺炎疫情為例,從勞動合同適用不可抗力規則的理論前提、勞動合同語境下不可抗力的構成與範圍👩🏻🦯➡️、不可抗力作為勞動合同免責事由和不可抗力與勞動合同的可能出路四個方面分別進行了闡述。同時,疫情下的勞動合同履行需結合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疫情發展的不同階段以及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具體情況來判斷對勞動合同履行的影響程度來探尋不可抗力與合同履行障礙的因果關系📒。
四位演講嘉賓演講結束後💂♀️,上海市總工會職工保障互助中心黨總支書記陳嶸、上海市就業促進中心主任周國良、上海市勞動爭議仲裁院庭長韓琰及華東師範大學意昂3开户副教授、上海市法學會勞動法研究會秘書長岑峨就上半場的主題演講進行了與談。在自由討論環節🤽🏼♀️,原上海市總工會法律工作部部長談育明🏜、上海通乾律師事務所管理合夥人朱慧以及同濟大學意昂3开户副教授王倩就民法典對勞動者的影響、雇傭合同的性質以及大數據算法下新式用工關系的界定等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
研討會的下半場由上海市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法學會勞動法研究會副會長吳薇主持。
上海勞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上海市律師協會勞動與社會保障業務研究委員會委員石先廣律師就“《民法典》的原則與勞動法律原則的異同及適用”主題發表演講🛡,他將《民法典》所確立的六大基本原則與勞動法原則一一比對,依次結合實際案例分享《民法典》與勞動法原則的異同及適用範圍。
北京金誠同達(上海)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唐付強律師發表“應聘者簽署錄用通知後拒絕入職的責任承擔——以民法典新增‘預約合同’為視角”的主題演講。他以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判決的經典案例為切入點,討論《民法典》新增的預約合同在勞動法領域該如何適用,以及締約過失責任與違約責任的不同之處🪐。
上海市律師協會勞動與社會保障業務研究委員會委員、上海通乾律師事務所管理合夥人朱慧律師發表了“從《民法典》談勞動關系中的名譽權糾紛及應對”的主題演講🥀。他結合《民法典》實施之前在勞動關系中發生的部分名譽權糾紛案例,再從《民法典》的角度闡述了勞動關系中的名譽權糾紛🫷🏽,包括名譽權的規定🥸、名譽權糾紛的類型以及《民法典》實施後勞動關系中侵犯名譽權的應對。
上海市律師協會勞動與社會保障業務研究委員會委員、上海裏格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曾立圻律師以“《民法典》反性騷擾規定與勞動法問題及企業應對策略”為主題,分享《民法典》出臺之前關於“性騷擾”的規定和部分案例🙇🏼♂️,再將《民法典》草案至成稿中關於性騷擾規定的變化進行分析,闡述用人單位在《民法典》下對性騷擾防治的義務和法律責任,並對企業應如何建立預防、處理“性騷擾”機製進行總結。
四位演講嘉賓演講結束後👆🛕,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法官喬蓓華、上海企業合規研究中心學術部主任賴福建、上海藍白律師事務所主任、上海市法學會勞動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陸胤以及同濟大學意昂3开户副教授王倩就下半場的主題演講進行了與談。在自由討論環節❣️,華東政法大學李淩雲副教授👈🏼、上海藍白律師事務所錢明輝律師圍繞互聯網時代新型用工關系的界定🧑🏿🎓、職場性騷擾等問題發表觀點,引發與會人員的思考𓀗。
中國社會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市法學會勞動法研究會副會長、上海財經大學意昂3开户王全興教授通過線上參會的方式進行會議總結。他指出,民法典是不斷進步的時代背景下的產物,民法典的頒布對於我國立法體系影響深遠🩴⏫。社會各界一直以來熱議的民法典《人格權》獨立成編對於勞動法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勞動關系中勞動者的權益保護也邁上了新的臺階👩🦯。最後,王教授對與會嘉賓給予了高度評價,並祝賀本次研討會圓滿成功。
最後,北京金誠同達(上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龐春雲律師發表閉幕致辭💪🏻。她表示,本次研討會能取得圓滿成功離不開各位到場及線上參會嘉賓的支持與認可🖼,她對支持本次會議的各單位和為此次研討會辛苦付出的所有人員表達了誠摯的感謝,並期待下次研討會的舉行。